党建风采 当前位置:日本av中文>>党建工作>>党建风采
家政师生联合党支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0次
近日,家政学师生联合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党员,结合专业特色与育人使命,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展开深入学习和热烈讨论,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和民生导向,并结合家政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意义的思考与规划。
党支部书记李敬儒表示,全会“人民至上”的鲜明导向和“服务消费提质”的战略部署为家政学本科专业建设锚定发展方向。专业发展须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通过优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和高水平实习基地,推动教学与人口服务需求精准对接。支部将推动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实践,组织学生开展“一老一小”专项社区志愿服务,促进理论落地。党支部副书记王会然认为,家政学应主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议优化知识体系,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慧实训室;加强跨学科交流,吸收前沿成果实现学科突破;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组织委员王婧娴提出三项教育观:中国特色教育观——挖掘孝老爱亲、持家有道等传统因子,增强学科根脉与育人温度;需求导向教育观——紧跟行业动态,更新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护等课程内容;协同育人教育观——构建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体系,打破校企边界。党支部宣传委员胡丽娟结合老年福祉研究强调,应聚焦社区居家养老、老年心理健康、智慧养老等方向,探索中国特色解决方案。教师党员王亚坤提出三大着力点:强化服务人民的价值引领、优化学科内涵、提升教育质量。王卫民建议将“养老托幼”“家庭健康管理”纳入课程,推动数字化技能深度融合。尹汝龙强调坚持民生导向,推动专业提质扩容,培养兼具职业道德与数字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刘鑫峰认为家政学肩负传承中华“家文化”与创新现代理念的双重使命,应深化教学改革,弘扬“教育家精神”。学生党员卞亚轩主张学术对接社会需求,推动行业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何嘉提出构建家政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为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本次学习研讨活动充分展现了家政学师生联合党支部对国家战略的深刻理解与对专业使命的自觉担当。支部成员一致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核心,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育人体系、强化社会服务,为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民生篇章贡献专业力量。
